- N +

《海域使用分類》標準號是多少

檢測報告圖片樣例

“海域使用分類”的標準號是:HY/T 123-2009

HY/T 123-2009《海域使用分類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海洋局于2009-03-23發(fā)布,并于2009-05-01實施。

該標準的起草單位為天津師范大學、國家海洋局海域與海島管理司、國家海洋信息中心;起草人是劉百橋、阿東、李文君、李巧稚、張紹麗、徐偉、朱凌、毛會悅、劉利東 。

“海域使用分類”介紹

海域使用分類指的是按照不同用途和功能對特定海域進行劃分,以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。這種分類反映了海域的多功能性,包括但不限于漁業(yè)、航運、旅游、環(huán)境保護等多個方面。例如,一些海域可能被劃分為漁業(yè)資源保護區(qū),目的是維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并保障漁民的捕魚權益。同時,為了確保航行安全,某些狹窄或交通繁忙的海域可能會被劃為航運通道。對于具有特殊科學價值或者生態(tài)價值的區(qū)域,如珊瑚礁或珍稀物種棲息地,則可能被設置為自然保護區(qū),嚴格限制人類活動,以防止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受到破壞。

海域使用的分類還關注于促進經濟發(fā)展與保護環(huán)境之間的平衡。通過合理的規(guī)劃與管理,可以較大限度地減少各種海洋活動間的沖突,比如在開采海底礦物資源時避免破壞重要的生態(tài)區(qū)域。對于休閑娛樂和文化教育活動,如海上運動和海洋知識普及等,也會有針對性地劃分特定海域,既滿足人們的休閑需求又保證不對海域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造成不利影響。因此,海域使用分類是一種綜合考慮經濟效益、生態(tài)保護與社會需求的有效手段,對于海洋資源的持續(xù)和健康發(fā)展至關重要。

檢測流程步驟

檢測流程步驟

溫馨提示: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使用,更多檢測需求請咨詢客服。

返回列表
上一篇:GB/T 11377-2005《金屬和其他無機覆蓋層 儲存條件下腐蝕試驗的一般規(guī)則》
下一篇:FZ/T 54041-2011《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/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(PTT/PET)復合彈力絲》